《通过体验华罗庚精神促进学生品质的自我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27 17:19:48 作者:王迅 浏览量:63次
通过体验华罗庚精神促进学生品质的自我提升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王迅
一、华罗庚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1.华罗庚的生平简介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自幼家境贫寒,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尽管因家贫而辍学,他通过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随后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开始了数论的研究,并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正如他所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以爱国之心,将数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贡献。
2. 华罗庚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少年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自我提升和品质培养的典范。他让人们认识到,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其他领域,勤奋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华罗庚通过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等数学方法,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领导的数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如“华氏定理”和“华氏不等式”,也证明了团队合作能够汇聚集体智慧,解决复杂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和职场环境中,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和职场人士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二、依托立体阅读讲好华罗庚故事
古人云: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 青少年时期,是确立宏伟理想、塑造高尚品格的关键阶段。作为以华罗庚名字命名的学校,肩负着让学子们深入了解华先生生平事迹、学习其精神风貌的特殊使命。
学校依托立体阅读项目在不同年级、多维空间、多个时段内,融文本阅读、电子阅读、影视演出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承华罗庚精神。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主题班会、走进华罗庚纪念馆开展研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走进校园讲述科学家精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励师生共同继承华先生的遗志。
榜样的力量和庄严的仪式,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从小培养起远大的理想。
三、开展社团活动体验华罗庚精神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矢志不渝地传承与弘扬“华罗庚精神”,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亲身体验华罗庚精神的魅力,从而自觉提升个人品质。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华罗庚先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品质。
1.慧心小院士
在传承华罗庚精神的过程中,组织数学、科技类竞赛和挑战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2012年起,学校便启动了珠心算教育实验,秉持‘普惠每一位学生,赠予学生智慧之钥’的理念,将珠心算教育纳入一到三年级的素质教育和校本课程,全面贯穿于课堂教学及社团活动之中。以开发学生智力,丰富课程形态,强调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为宗旨,构建有特色的数学课程模式,实现了从注重育智到聚焦育人的价值回归。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丰富学生课后时光,并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及创新意识,学校特别开设了创意编程社团。在趣味编程的课堂里,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数字魔法世界。他们用代码作为魔法棒,通过一行行指令,赋予程序生命与活力。从简单的图形绘制到复杂的互动游戏设计,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创意编程社团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们在编程的广阔天地中尽情施展才华,自由翱翔于代码编织的梦想世界。
精心策划的社团课程,不仅锤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让他们在攻克难题的征途中,深刻领悟了华罗庚先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至理名言。
2.恒心小交警
为进一步学习、体验华罗庚的奉献精神,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自2022年以来华罗庚实验学校与全国最美警察陆旭东带领的志愿服务队手拉手,开展了“小交警护学岗”系列活动。通过学习交通知识、学唱交通安全歌、学做交通指挥操、暑期开展“萌娃进警营活动”等方式让交通安全意识深植于队员们的心田,从而自发成为交通安全的示范者、宣传者。
每逢双周三早晨,“小交警”们轮流身着警服、手持小喇叭开展学校护学岗劝导服务。将道路交通安全辐射至每个家庭、社会,携手创建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此外,小志愿者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公益宣传活动,成效显著被各级电视台宣传报道。
3.红心志愿队
善意聚沙成塔,爱心汇聚成河,学校的小小志愿队以志愿服务擦亮文明底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华罗庚精神。小志愿者们在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垃圾分类、关爱弱势群体、推广文明养犬以及义务书写春联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打破了校园围墙的藩篱,延伸和拓展了少年儿童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小公民,激发了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与责任感,坚定了他们服务家乡、治理家乡的使命担当。
红心志愿队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学校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沟通、有效地倾听以及明确分工和任务,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团队合作,还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和领导能力。
这些技能和经验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培养社会责任感、拓展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心理素质、促进知行合一、树立榜样作用,并完善人格塑造。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华罗庚精神的内涵,即勤奋、创新、奉献和爱国。他们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