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在华罗庚精神涵养下,促进小学生品质自觉提升的实践研究(许云平、王迅))>>研究动态>> 文章
一节行走的思政课——华罗庚纪念馆的寻“心”之旅

发布时间:2025/4/28 16:46:46 作者:王金芳 浏览量:95次

一节行走的思政课——华罗庚纪念馆的寻“心”之旅

428日,华罗庚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华罗庚纪念馆上了一节特殊的课——一节行走的思政课。华罗庚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朱莹带领孩子们在参观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本次思政课的主题是寻心之旅,以四颗心:求知之心、自强之心、报国之心、务实之心,串联华罗庚精神。


 

  活动1:珠心算演练

——触摸数学天才的求知之心


华罗庚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数学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精通珠算,是一位珠算高手。他12岁自学珠算,16岁改进珠算算法,在上海珠算比赛中以笔代珠击败专业选手夺冠。他曾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掌握珠算技巧能锻炼大脑的运算灵敏度。

在华罗庚纪念馆,孩子们仿佛坐上了时空穿梭机,变身杂货铺的童年华罗庚,用算盘计算物品价格,当天收支,总结一周盈亏。珠算文化的传承和华罗庚精神在这一刻賡续传承!

活动2圆与切线的运动

——解码逆境中的自强之心


华罗庚身体因病致残后,自嘲自己走路姿势是圆与切线的运动,幽默、坚强而睿智。朱老师带领年纪尚幼的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圆与切线的运动,把他经历幼年贫困,青年残疾这些遇到的困难看成是切线,困难越大,切线陡峭程度越高(斜率越大),把他的成长经历看成是圆的运动。体会华罗庚在逆境中宝贵的自强之心。孩子们也试着绘制了自己的人生斜率,在绘制过程中,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倾诉生活中的困难烦恼,切实体会要珍惜和感恩,树立自强之心。此刻,华罗庚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活动3:一封公开信

——点燃跨越时代的报国之心


1950年,在美国深造的华罗庚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他在《给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中写下: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号召留学青年回国建设祖国。当时1000余名留学生响应号召回国,奠定中国现代科技基石。华罗庚的这封公开信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他的爱国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青年学子的心灵,激励无数青年以科学报国为己任,接力精神火炬,勇攀科技高峰。

孩子们在华罗庚纪念馆深情朗诵这封公开信,重温华罗庚的爱国情怀,展开了跨越70年的时空对话,并给未来的自己或祖国写了希望和祝福,投入了时光邮箱,在心里种下了爱国强国的种子。 

 

 

活动4:推广双法

——践行脚踏实地的务实之心

 

华罗庚不仅在数学领域成就斐然,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华罗庚晚年跑遍20多个省市,在工厂用优选法优化锅炉效率,在农村用统筹法规划田耕流程,真正让数学走出象牙塔。这种务实精神,彰显了他对国家发展的深切关怀,将数学之美融入生活,造福社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孩子们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统筹法带来的高效与实用,懂得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华罗庚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影响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


结语

最后,孩子们在华老像前敬队礼,庄严而隆重。本次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沉浸式体验、任务驱动和跨学科融合,让华罗庚精神不再是展板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实践、可传承的行动指南,实现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学基路66号 电话: 0519-82885678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