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5/4/11 9:37:14 作者:程风 浏览量:194次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方向与范围: 基础教育5
课题主持人: 严云霞 李力
所在单位: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申报日期: 2023年9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二一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钟楼区紫荆西路6号315室、317室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严云霞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0年 9 月 | ||||||||||
行政职务 | 办公室副主任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高级 | 研究专长 | 作文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无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 手机(必填) |
15851902107 | ||||||||||||||
E-mail(必填) | 228945906@qq.com
| ||||||||||||||||
姓 名 (2) | 李力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90年 7 月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一 | 研究专长 | 作文教学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 手机(必填) |
17805081716 | ||||||||||||||
E-mail(必填) |
1541037800@qq.com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司马丽莉 | 金坛区第三中学 | 中高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吴丽娟 | 金坛区第三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曹淑贤 | 金坛区段玉裁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汤海云 | 金坛区段玉裁中学 | 中一 | 理论研究 | 文献研究 | |||||||||||||
葛凤霞 | 金坛区儒林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徐菊花 | 金坛区茅麓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陆 华 | 金坛区西岗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 | |||||||||||||
李云霞 | 金坛区河头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问卷调查设计、回收 | |||||||||||||
方 桦 | 金坛区第二中学 | 中二 | 资料整理 |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
丁银花 | 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教学策略研究、资料整理 | |||||||||||||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以来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 2019.12.5 | 主持 | 已结题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整本书阅读的思辨读写策略》 | 《作文成功之路》 | 2019年8月 | |||||||||||||||
《如何在初中整本书阅读导读中做到磨揉迁革》 | 《语文课内外》 | 2019年10月 | |||||||||||||||
《部编教材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分析——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 《中学语文论坛》 | 2019年6月 | |||||||||||||||
《浅谈审美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 《教研周刊》 | 2021年6月 | |||||||||||||||
《古诗词教学的困惑和出路》 | 《语文天地》 | 2017年11月 | |||||||||||||||
《转换视角,妙入内心》 |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 2020年9月 | |||||||||||||||
《作文教学要有梯度意识》 | 《初中生世界》 | 2021年6月 | |||||||||||||||
《柳暗花明又一“新”》 | 《中学语文论坛》 | 2022年8月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真实语境”是指基于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精神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本课题研究范围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真实语境。 “支架式写作”是指以整合、嵌入写作知识和技巧为主的显性写作系统,是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搭建的“脚手架”,有提示、建议、触发、指导写作的功能,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 “真实语境下的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即从真实语境写作角度,通过设置真实情境、提供写作支架、丰富评价形式等策略,再次开发教材写作资源,使其更符合“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极建构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性质。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支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模式之一,主要根源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研究。皮亚杰指出学习者的发展进步是要建立在他们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上的,并通过原有水平和情境刺激相互作用发生认知矛盾或困难,以此作为学生认知学习的驱动力。 “支架式教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论,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观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首先,“社会学习观”认为所有复杂的心智技能最开始都是在人和人的交往互动中,受到外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成学习者头脑中的智力动作。也就是说人的外部实践活动是其内部心智技能的来源,并通过人的外部实践活动中进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外部实践活动来建设学习者内化知识结构促进心理认知水平的发展的桥梁。 其次,“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者现有认知发展水平到潜在认知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维果茨基认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实现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师的“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需求相互作用将刺激学生不断发展,学生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因为初中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单纯通过文本阅读、教师讲解和反复练笔仍然无法消除。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设置写作支架,将写作知识以可视化、易操作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跟着教师一同过桥的同时,获取知识,到达新的写作层次。
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近年来,支架式教学也日渐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对支架式教学的探索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继承和发展,比如杨勇在《建构主义教学范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通过对建构主义三种教学范型的比较指出“支架式教学重在探究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支架”使学生学会学习与自我发展统一起来。”相婷在《从建构主义理论看语文研究性学习》也简单涉及了支架式教学在语文学科的应用研究。侯器在《语文学习支架搭建的实践操作》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阐述了支架搭建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北京一中学教师吴锦程在发表的《浅谈支架式教学》的文章,他结合教学实例和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介绍了教师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其中直接运用支架式教学对写作教学实践进行操作指导的研究有张燕和姚梅林在《支架式教学在写作中的有效应用》一文中,探讨了计划阶段、转化阶段和检查阶段分别可使用的具体的“支架”。山东师大葛玉兰在其硕士论文《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也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主张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实例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陈连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中结合了应用写作教学实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深入论究了支架式教学在应用写作教学的操作方法及与传统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钟裙红在《搭建支架,适度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初探》一文中,对如何建立评改合作小组和在支架式作文评改中教师适时介入的艺术进行了阐述。在写作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生情况灵活的选用多种教学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三大教学模式之一,并且立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支架式教学多应用于英语学科中,与初中语文学科的链接还不够紧密,对真实情境结合不够紧密,初中生写作的“假大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本课题就从真实情境入手,以支架教学为脚手架,力求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价值: 1.设计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为教师提供写作教学支架,提升写作课的效率;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提高写作水平。 3.丰富评价形式,使能力一般、较弱的学生对照评价清单上的条目进行写作过程的自我引导、梳理、自检,可以帮助他们激活反省思维能力,养成积极主动自检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 ||||
(三)研究目标 | ||||
研究目标: 1.总结学生写作过程中真实语境、写作支架缺失的原因。 2.构建支架式写作策略群,带领学生从静态表达到动态交流的情境化改造。 3.制定评价形式,完善修改程序,激活反省学生的思维能力。
研究内容与重点:(如图所示)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真实语境的分类比较研究。 2.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群研究。 3.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 4.具体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比较研究。 5.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 ||||
(五)研究方法 | ||||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 ||||
(六)实施步骤 | ||||
准备阶段(2023年9月-2024年3月) 研究内容: 1.《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写作知识困境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研究。 2.“支架式写作教学”国内外文献研究。 3.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真实语境的分类比较研究。 4.课题方案制定研究。
阶段成果: 1.拟定《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实验稿)》,完成课题申报表,争取审核通过。 2.完成《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写作知识困境调查问卷》,总结分析问题。 3.完成部编版教材里“真实语境”的分类比较。 4.研究实验阶段性成果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研究法。
实施阶段(2024年3月-2025年3月) 研究内容: 1.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群研究。 2.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 3.具体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总结阶段(2025年3月-2025年6月) 研究内容: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 1.《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2.《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校本教材》 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创设真实语境,以写作为载体,进行书面表达与交流活动。 2.搭建写作支架群,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提高老师教学效率。 3.制定评价表,完善修改程序,激活反省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之处: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真实语境的分类研究。将课文里出现的真实语境统计分类,增添真实语境,二次开发写作资源。 2.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群研究。如范例支架、程序支架、策略支架、元认知支架、概念支架等。 3.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同一真实语境下,运用不同支架策略,指导学生作文。 4.具体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同一支架策略下,创设不同真实语境,指导学生作文。 5.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引入量表式评价方式,量化、修改、自检、互评写作成果。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目前的研究中支架式教学多应用于英语学科中,与初中语文学科的链接还不够紧密,对真实情境结合不够紧密,初中生写作的“假大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本课题就从真实情境入手,以支架教学为脚手架,力求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写作知识困境调查问卷 | 论文 | 2023年9月 | |
“支架式写作教学”国内外文献研究 | 论文 | 2023年9月 | ||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真实语境分类比较研究 | 论文 | 2023年10月 | ||
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群研究 | 论文 | 2024年12月 | ||
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 | 论文 | 2024年12月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具体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 论文 | 2025年3月 | |
真实语境下的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 论文 | 2025年1月 | ||
真实语境下的支架式写作教学案例 | 论文集 | 2025年6月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科研实力 本课题组内核心成员,全部是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其中课题主持人为常州市首届青年英才培养对象,课题组有2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位青年骨干教师,还有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参与的江苏省中小学研究室第四期重点课题《关于阅读教学与作文创新联系的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一等奖,参与的江苏省教科院“十一五”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结合的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立体阅读”项目建设与研究》都已顺利结题。 2021年6月,在本课题小组成员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常州市重点课题《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抱着对语文科研事业的热爱,课题组不断攻克难题,迎面挑战。 2.研究基础 理论基础 “支架式写作”源自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由于初中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单纯通过文本阅读、教师讲解和反复练笔仍然无法消除。这种差距单纯通过文本阅读、教师讲解和反复练笔仍然无法消除。这时就需要教师设置写作支架,将写作知识以可视化、易操作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跟着教师一同过桥的同时,获取知识,到达新的写作层次。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写作教学本应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王荣生语)”,正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这一关键性前提,导致写作教学日渐成为阅读教学附庸的尴尬地步。 针对这种现象李海林教授在2005年提出了“真实写作”的概念,2010年荣维东提出的“真实语境写作”较为系统地把写作教学夯实在真实语用情境的框架内。近几年来,高考及部分地区的中考作文命题已较多采用这种形式,真实语境写作完全切合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等核心素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课程的编排上也相当重视真实情境的设置。 实践基础 专家指导 为了加强课题的理论建构,充分论证课题的设计方案,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澄清认识、统一思想,为即将开展的教学革新实践提供智力支持,我们积极参加各类课题研究的学习培训,如常州教科院组织的省、市课题组长培训会暨第二届学带研修班培训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主持人培训活动,同时还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我组课题进行指导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更正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文献研究 自课题筹备以来,我们大量收集文献资料,带领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消化吸收当下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下载了大量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读了这些相关论文。同时还认真学习了《语文教学通讯》等多部核心期刊涉及的论文,了解了研究现状,初步确定了开展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的方向。 现场调研 课题组多方面设计了关于真实语境下写作知识缺失的问卷调查,以及师生访谈问题。并选取常州市各个中学的学生和语文老师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课题组还针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展开调查分析,了解了初中生写作现状,并着手撰写了《初中生写作知识缺失现状的研究报告》。 3. 保障条件 我校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立体阅读”课程基地。语文组拥有省特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市名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中小学研究室第四期重点课题《关于阅读教学与作文创新联系的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一等奖,江苏省教科院“十一五”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结合的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立体阅读”项目建设与研究》都已顺利结题。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教科研杂志和文献便于查阅。学校投影、摄像机之类电教设备等基础设施齐全。学校为语文研究中心配备的录音笔、可以共享资源的足够的网络空间,为课题组开展研究提供了保障。 学校大力支持学科建设与教科研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校本课程研究中心的引领下,在浓厚学术氛围感染下,本课题组一定能竭尽所能,创造符合实验特色的可操作、可推广的初中阅读整本书策略指导方案。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取得预期效果,课题组将开展定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制度,正常组织组员研讨交流,及时总结,不断矫正研究的方向,确保研究取得效果最大化。同时,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每年都会拨给名师工作室和课题组一定的经费,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本课题将从2023年9月到2026年6月,研究对象可以涵盖初中完整的三个年级,时间充裕。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